首页

湘香女王免费视频

时间:2025-05-29 07:29:36 作者: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次复旦大学看“复旦源”! 浏览量:75186

  央视网消息:巡天望远镜让我们更好地看清宇宙,而卫星遥感技术则能让地球人更好地看清自己。今天(9月17日)12时1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88次飞行。

  数百颗在轨遥感卫星守护“美丽中国”

  卫星遥感技术以卫星为平台,搭载多种传感器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以获取地面的水、植物、土地、大气等一系列生态环境状况。

  近几年,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我们可以从太空的视角越来越多地欣赏到地球的各种美景,在这背后是我国遥感卫星陆续实现了多项突破。中国国家航天局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在轨稳定运行的300千克以上的卫星有300余颗,居世界第二位。在轨遥感卫星200余颗,实现了16米分辨率卫星数据1天全球覆盖。

  我国北斗基站首次在西沙海域投入使用

  国产高分卫星的“眼睛”可以为船舶指明方向。近日,我国西沙北礁灯塔和浪花礁灯塔完成了北斗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岸基基站的新建工作。两座北斗基站首次在西沙海域正式投入使用,解决了我国船舶自动识别岸基系统在该海域的覆盖盲区问题。

  据了解,两座基站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定位系统,基站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数据均接入我国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岸基系统,使用北斗卫星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传输。为三沙船舶航行监管、岛礁生态保护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为南海船舶航行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导助航服务。

  深空探测公布新规划 探月探日再进一步

  从仰望到追逐,从理想到现实,一个又一个中国印记留在星辰大海。未来,中国航天人的目标还要聚焦深空。

  近日,第十届航天技术创新国际会议正在上海举行,航天专家表示,2026年即将发射“羲和二号”探日卫星,计划开启我国太阳立体探测时代,发射后将探索太阳活动区磁场的起源、演化和研究太阳爆发对地球的影响。

  除了对太阳的探索之外,我国探月工程也在稳步推进中。今年,我国宣布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科学探索,未来中国人建设的月球科研站、能长期驻留的月球基地,都值得我们期待。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内首部!AI全流程微短剧《中国神话》启播 总台央视频AI频道上线

对抗旱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印发《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抗旱播种保苗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就抗旱播种、田间管理、旱情监测、水源调度等提出要求。严格落实以气象预报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组织相关部门滚动开展旱情会商,分析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及时启动省级抗旱应急四级响应,14个省辖市先后启动本地区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全省进入抗旱应急状态。

(身边的变化)浙江义乌从“鸡毛换糖”到“人人创富”

双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创新项目总经理古玮明表示,眼下,该公司正积极迭代研发手持式采集分析仪、移动式量测服务车、AI鞋面图案定制商城等系统设备,并重点针对7至15岁学生群体、50至80岁中老年群体以及商务公务人群提供产品服务,力争在定制化业务赛道上打造一个全新的定制品牌。

(新春走基层)浙江:“方塘共兴”项目 携手贵州护童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涌现出载人航天、深海探测、特高压输变电、移动通信等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标志性重大工程。这背后离不开计量、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等质量基础设施的支撑。

“五一”假期游客探寻李叔同故居纪念馆 开启文化体验之旅

为了预约参观,不少观众使出“浑身解数”。“我们没抢到票,就送孩子参加研学,让机构带孩子参观。”一名在国家博物馆门口等待进场的家长说。还有游客通过抢购特展门票的方式,进馆参观。

广州海事国庆假期保障近377万吨重点物资安全运输

中共凭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国威表示,凭祥素有“中国南大门”之称。2023年以来当地发挥边境区位优势,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持续深化与越南文化合作交流。首届中越青少年艺术交流活动部分赛事落户凭祥,当地将办出凭祥特色、凭祥精彩,展现出国门新形象、边关新面貌。(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